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红色文化】边联中队连环画连载(六)

发布时间:2024-06-13 17:59:52      阅读量:94次     
图片

65. 为了粉碎日寇的分进合击与拉网扫荡战术,边联中队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活动方式和队伍编制形式。中队没有排的建制,只设班组。平时分散驻扎在乡村农户家中;一有行动,即可互相策应,团结作战,打击敌人。
图片
66. 刘宝英将这种做法称之为“分散发动群众,集中打击敌人,一处枪响,四处增援”战术,并运用这一战术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图片
67. 194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刘宝英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向北河东村据点的敌人喊话宣传教育进行政治攻势后,乘着夜色回到了白云山脚下,秘密住进了大房村东北角的一户农家。
图片
68. 第二天,他带领战士们来到地里帮房东大嫂锄地,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房东大嫂端着水碗感动地说:“快歇歇喝口水吧,你们又打鬼子,又帮俺干活,真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啊!”
图片
69. 大家正有说有笑,突然发现有一队伪军端着枪从山下朝他们走来。情况危急,他们立即朝东台村方向撤退。刚爬上一道堰,敌人就开枪了。冲在前面的班长和一个年轻战士负了伤。
图片
70. 刘宝英见形势危急,急忙命令战士们分散突围。他和通信员李治寿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大声呼喊着朝敌人据点方向跑去。这下子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大部分火力朝着他俩的身后袭来。
图片
71. 住在五里外山旺村的副队长刘格平听到了激烈的枪声,立刻率领自己所带班的战士火速赶过来增援。路过小房村时,正碰上逃出来的那个班长和受伤的小战士。
图片
72. 他急切地问道:“指导员呢?”班长说:“指导员为了掩护我们转移,带着通信员吸引敌人火力,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刘格平一听大叫:“那还了得,赶紧去找指导员!”说着,让伤员留下,他带领战士们朝大房村跑去。
图片
73. 包围大房村的伪军见在地里干活的边联中队的战士们被他们打跑了,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地来到村里,杀鸡宰羊,大吃大喝,庆祝胜利。
图片
74. 刘格平带领战士们一口气赶到大房村时,伪军们正喝得晕头转向。边联战士们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炸了个人仰马翻;接着又一起开枪,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
图片
75. 敌人被打得抱头鼠窜,一窝蜂似的向临池据点逃去。刘宝英见敌人不再追赶,回来召集起分散的战士。他看到从大房村狼狈逃窜出来的伪军,毫不费力得给了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图片
76. 两个班的战士胜利会合,击掌庆贺。刘宝英握着刘格平的手说:“格平,多亏你的及时支援啊!”刘格平也笑着说:“指导员的回马枪杀得也不赖,打出了咱边联中队的威风!”
图片
77. 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边联中队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他们开始越过铁路,主动到敌占区侦察敌情,寻机打击敌人。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刘宝英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又跨过铁路,来到了南河东村一户姓解的人家。